1、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
2、初名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发展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鼎足而立的三省之一。
(资料图)
3、其称为门下省﹐始自西晋。
4、《旧唐书·职官志》说:“秦汉初,置侍中,曾无台省之名。
5、至晋,始置门下省。
6、南北朝皆因之。
7、龙朔改为东台,光宅改为鸾台,神龙复旧”。
8、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
9、晋称门下省。
10、唐曾改为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
11、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
12、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
13、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
14、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15、宋初门下省仅主朝仪等事。
16、神宗元丰改官制,始恢复审查诏令的旧制。
17、南宋初,中书、门下合并为一。
18、辽金亦置门下省。
19、元以后废。
20、在不同时期职能有些不同,有部分时期可以看作谏议机构,但也有时期和今天的办公厅之类差不多。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