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加码金融科技投入

经济日报   2023-04-11 15:57:16

在上市银行公布的2022年年报中,“金融科技”成为年报高频词。年报显示,2022年银行业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投入金额持续增加,金融科技人才占比进一步提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在金融实务中得到广泛运用。


(资料图片)

科技投入加大

2022年年报显示,上市银行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金额持续增加。其中,国有银行是金融科技投入的中坚力量。6家国有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金额较高,均超过百亿元,多家股份制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占比有所提升,部分股份制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增幅同比增长超过20%。

年报显示,2022年工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262.24亿元,是投入金额最多的国有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金融科技投入额分别为232.11亿元、215.41亿元、232.90亿元、116.31亿元、106.52亿元。

多家股份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有所提升,金额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比如,2022年招商银行累计投入141.68亿元,同比增长6.60%;中信银行信息科技投入87.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08%,占营业收入的4.14%;兴业银行信息科技投入82.51亿元,同比增长29.65%,占营业收入比重上升0.83个百分点至3.71%。

在金融科技的重点投向方面,招商银行以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持续支持新能力建设与新模式探索,报告期内,金融科技创新项目新增立项577个,新增上线项目489个。中信银行重点投向云化基础设施、前中后台业务数字化和大数据研发等领域。

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数量也不断增加,多家银行金融科技员工超万人。截至2022年末,工商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达3.6万人,中国银行科技条线共有员工13318人,建设银行金融科技人员为15811人,招商银行科技人才达1.08万人。部分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占比增长幅度达到两位数。比如,中信银行科技人员达4762人,较上年末增长11.11%;民生银行科技人员数4053人,比上年末增长32.36%。

不少银行还不断优化组织架构,构建适合金融科技发展的人才结构,金融科技人才占比进一步提高。在组织架构优化方面,光大银行在年报中表示,该行加强顶层设计,设立数字化转型委员会,调整构建由金融科技部、数据资产管理部、科技研发中心和智能运营中心组成的“两部两中心”金融科技运作体系。建设银行表示,将金融科技人才工程列为全行首个重大人才项目,着力推进“懂科技的管理人才”“懂业务的科技人才”“懂行情的市场化IT人才”三类人才队伍建设;邮储银行表示,初步完成“青年、骨干、领军”三级人才梯队搭建。

赋能普惠金融

银行业如何更好地为“三农”、小微企业服务一直是行业难点。对银行而言,普惠金融服务往往伴随着风险高、成本高、收益相对低的痛点。如何解决这些痛点,金融科技是一个重要手段。商业银行通过运用现代金融科技等手段,提高金融服务普惠性。

陕西省合阳县行家庄村葡萄种植户雷全中是金融科技的受益者。“从收集资料到贷款发放就几十分钟,无需担保,坐在家里就拿到了8.1万元贷款。”雷全中介绍,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通过移动展业集中对农户进行现场信息采集并当天评定为信用户,他通过邮储银行手机银行申请无担保、无抵押贷款,从信息采集到贷款支用全流程操作实现了20分钟放款。该行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辖内分支行配备了移动展业设备,保证银行工作人员可通过展业设备上门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该行还推广“线上信用户”贷款,只要是邮储银行评定的信用户,即可通过手机银行申请贷款,流程简洁操作方便。

“农业银行线上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农银e贷余额达到3万亿元,增速42.3%。数字化渠道优势进一步增强,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达到1.72亿户,新增1988万户。总量、增量均保持同业领先。数据应用不断深化,通过精准营销识别的小微企业潜在客户转化率超过30%。”农业银行行长付万军说。

渤海银行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为业务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伴随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渤海银行的金融服务质效得到提升。2022年6月,渤海银行手机银行6.0发布,将数字化触手从金融服务伸展至生活服务,与实体网点、云网点、远程银行等多渠道互联互通。渤海银行手机银行围绕渤银E付、渤银E财、渤银E贷、渤银E管家四个服务品牌,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包括新一代数字信用卡、全线上申请审批的消费类贷款快易贷、代发综合服务专区和数字人民币产品等。

“近期我们与头部科技机构合作,在国内同业中率先推出人工智能金融行业通用模型,初步探索出超大规模通用模型应用于金融行业的实践,提升了数字金融服务的精度和效率。”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表示。

记者梳理银行年报还发现,平安银行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优化升级供应链金融平台“平安好链”,为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中小微客群提供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业务,涵盖应收账款确认及转让、融资、结算、风险管理等服务。2022年全年通过“平安好链”平台促成的融资发生额735.08亿元,同比增长41.4%;浙商银行在技术中台落地“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场景建设,具备动态监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等能力,已覆盖钢铁、石油、机械加工等多个行业,在多个分支机构落地应用,赋能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

数字化转型提速

商业银行要实现转型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利用新技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渠道。数字化转型将是银行的重点发力领域。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近日联合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2)》显示,55.4%的受访银行家认为“金融科技引领数字化转型,带动业务增长”是银行业未来首要的利润增长点。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专家认为,“十四五”规划为银行深化改革指明了三条主线:一是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服务效率。二是培养金融科技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建立规范有序的数据流通环境,防范数据风险。

202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到2025年金融科技发展的愿景、原则和重点任务。近年来,人民银行会同各方出台一系列监管基本规则,多措并举引导金融业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有效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推动金融科技规范有序发展。《规划》是未来四年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总纲领。在《规划》引领下,我国金融科技将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向“积厚成势”新阶段,实现金融科技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

“金融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金融科技的根本使命在于更加有效率地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部门和社会大众,快捷、普惠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金融科技应用应帮助金融机构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覆盖长尾市场,提升小微企业和个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韶峰表示,金融科技的运用显著提升金融业的服务和经营决策效率。以智能语音机器人为例,它可以助力银行客服完成信用卡、理财营销等工作,减少金融机构客服人工投入,帮助金融机构降本增效。在银行零售业务上,“智能语音应答+人工”模式比“人工模式”节省成本约五成,“智能语音应答”模式比“人工模式”节省成本约九成,两种模式考核结果接近人工服务标准的90%至95%。

“金融产业中老百姓是需求方、金融机构是供给方、金融科技公司是赋能方。面对日渐升级的金融需求,供给存在一定的缺口,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为填补供给需求创造了可能。”张韶峰说。

“金融科技的运用,能够较好提升银行的运营效率、降低贷款风险、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营销效果。”邮储银行合肥市分行副行长唐徐春说,邮储银行已经构建了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通过机器学习、语言语音、生物识别、智能图像等技术,在运管、信贷、财务等多个业务场景广泛应用。 “未来,我们将充分运用金融科技,不断优化业务流程,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唐徐春说。

董希淼表示,金融管理部门通过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创造了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出台,为金融科技行稳致远奠定了制度基础。金融机构、科技公司要协同发力,以赋能实体经济为根本目的,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普惠性。(记者 彭江) 

最新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