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BA”到端午龙舟赛,体育赛事产业万亿级市场活力四射

览富财经网   2023-06-30 10:54:27

今年端午节前后,如火如荼的地方体育赛事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从贵州的“村BA”、“村超”赛事,到遍布全国的端午龙舟竞渡,各项接地气的体育赛事火爆出圈,也为体育赛事产业的新时期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近日,随着国家总局携手多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实施“美丽乡村”品牌体育赛事活动等五大行动计划,体育赛事产业链也进一步延伸。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有庞大的消费基础,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正向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全面迈进。

体育赛事是充满活力和商业价值的朝阳产业


(相关资料图)

作为全球性产业,体育赛事是充满活力和商业价值的朝阳产业。尤其是随着市场成熟度越来越高,体育赛事的目的已经不再局限于完成竞赛任务,而是要满足赛事举办方、从业运动员、专业商业团体、观众等不同利益体的要求。可以说,体育赛事产业涉及赛事策划、赛场建设、打造赛媒、组建赛众、开发赛品等各个环节,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可观的商业价值,是体育赛事产业最大的特色。

以世界第一运动足球为例,它就受到全球40亿球迷的关注。而仅在英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盛行的板球,球迷人数也超过20亿。随着体育赛场产业化和商业化开发不断深入,其带来的市场回报也与日俱增。尼尔森体育数据显示,2021-2022年,澳网赛事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超4亿美元。随着赛事的带动,近十年,澳网共为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创造高达27.1亿美元的经济收入。即便是2019-20赛季,受到疫情影响,英超联赛停摆长达3个月,但依然为英国国民经济带来76亿英镑收入。

自2022年以来,伴随全球疫情阴霾消散,全球体育用户积压的消费需求开始逐步释放。随着2024年巴黎奥运会在即,体育赛事市场也保持着稳定增速。尤其是在我国,体育赛事不仅有庞大的群众基础,而且和传统文化紧密相关,更是具有强大的产业联动能力。

以端午期间的龙舟赛事为例,除了2023年中华龙舟大赛之外,江苏、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均举办了规模盛大的龙舟赛事,吸引无数游客。以“龙舟赛”作为名片与端午节传统文化形成交集,独特的“龙舟经济”也为各地带来了丰厚的文旅消费回报。据广东省体育局统计,今年广东各地举办龙舟赛事多达229项,比赛期间,各举办地餐饮、住宿、娱乐、金融以及文化等产业消费直线上升,也进一步体现了“体育+”的创富能力。

我国体育赛事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从纵向发展来看,我国体育市场的产业化和改革开放事业几乎同步。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赛事产业化进程开始不断提速。不过,在很长一段时期,由于运营机制相对保守僵化,市场培育度不够,我国体育赛事在体育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不高,反而是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代表的低附加值产业成为市场主体。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开始从低级发展阶段向大规模商业化阶段迈进。尤其是受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带动,大量重磅赛事和IP被引进国内市场,更多的企业和资本也纷纷加大市场布局。2020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出已经高达2.7万亿,随着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占比持续降低,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产出占比开始逐年提高,也吸引了更多群体参与其中。

近几年来,我国体育赛事产业化发展已经进入新周期,其中,力盛体育、金陵体育、中体产业、双象股份等A股上市企业,在体育赛事领域积极布局,不断扩大影响力,更多的品牌还走向世界舞台。在卡塔尔世界杯16个官方赞助商中,中国企业就占据6席。纵观国内市场,随着体育产业不断与康养、休闲、旅游、培训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已经成为核心任务。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和欧美体育强国相比,体育产业发展依然存在很多短板。尤其是在体育活动管理、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等体育服务业方面,供给和质量有待提升、结构有待优化,而庞大的市场空间也为更多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基础。

体育产业市场和生态圈建设正不断扩大延伸

按照《“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以这个宏伟目标为蓝图,《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更是将发展体育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也必然会助推体育产业市场和生态圈建设不断扩大延伸。

从市场基础来看,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推进,全民健身深入人心。艾瑞针对运动人群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的民众普遍崇尚运动,年轻人为运动花费呈增长趋势。特别是随着教育部发布“强基计划”,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在加上一系列高水平赛事的推广带动、全民体育氛围的培养,让体育赛事商业价值不断提升。以北京冬奥会为例,它在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的同时,直接带动冰雪经济火热发展。据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2021—2022年雪季,国内参与冰雪旅游人次达3.12亿,旅游收入达3900亿元!

随着体育赛事越来越接地气,体育与城市的互动和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体育视为城市软实力和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并将体育产业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融为一体,转化为稳增长、促消费的重要力量。以马拉松赛事为例,2019年,厦门马拉松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71亿、带动经济效益2.12亿。刚刚完赛的深圳马拉松参赛规模2万人,预计直接收入将超1亿元。

目前,全国多个城市正结合自身特色扩大体育供给,持续构建体育生态圈,进一步放大体育赛事经济效应。其中,上海以2025年为目标,提出要实现年度重大体育赛事经济贡献达到200亿元;成都更是明确要求每年举办国际和全国赛事50项以上,实现体育赛事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超过300亿元……更多赛事的开展,更多群体的参与,也让更多的企业和资本有更多的投资布局空间与IP选择。随着市场不断扩容,体育产业发展的重心,也将进一步延伸到丰富体育消费内容、扩大体育消费空间,全面激发市场潜在活力和体育消费活力上!

最新资讯

猜你喜欢